手術不當意外 接二連三

撰文 / 張又晴
出處 / 今周刊   867期

上周光是有關抽脂手術的新聞就超過三件,有人抽脂後出現出血性休克、有人抽脂隆乳

變成釋迦奶,甚至還有人因抽脂不當喪命!其實抽脂要注意術前到術後環環相扣的「眉角」

,才能把風險降至最低!


知名藝人余天妻子李亞萍所投資的診所,被病患投訴進行抽脂手術後差點出現出血性休克;

接著其他診所也傳出抽脂隆乳不當,造成一名年輕女性術後死亡。面對這接二連三有關抽脂

手術的負面新聞,讓人不禁要問:「抽脂手術到底安不安全?」

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顯示,抽脂手術的投訴案件排名所有醫學美容手術的第一名,

可見抽脂手術的確較容易與消費者有認知上的落差。整形專科醫師張大力指出,

很多人以為脂肪抽得越多自己就賺得越多,其實這樣只會增加更多風險。


特別像是抽脂風險排名第一的肺栓塞,就與抽脂過量有密切關係。張大力解釋,

過度抽脂後所產生的脂肪微粒過多,一旦跑進血管中,回流到肺部時就很容易產生肺栓塞,

病患會有發燒、呼吸急促等症狀,嚴重甚至可能致命。

「過度強調抽脂的方式,以及誤導脂肪抽多少,這些都是本末倒置!」張大力指出,

許多抽脂失敗的案例,都是因為淺層脂肪抽得太多,導致皮膚表面凹凸不平或過度鬆弛。


體內必須保留足夠脂肪

張大力認為,想要抽脂的人不應該只關心「要哪種方式抽脂?」「能抽出多少脂肪?」

反而應該要問「應該要保留多少脂肪才算安全!」因為脂肪是很重要的身體組織,

必須讓留在體內脂肪達到足夠的量,才能維持皮膚的正常彈性與張力,如何在

「抽脂與保留厚度」之間取得平衡是很重要的。

 

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抽脂方式非常多,像是水刀抽脂、傳統抽脂、雷射溶脂等侵入性手術;

另外還有非侵入性的超音波溶脂、冷凍溶脂等;雷射溶脂、傳統抽脂雖然都號稱可以有

消脂效果,但實際上,還是必須依靠醫師在安全評估下,考量抽脂部位的血管穿透與

表淺神經走向,再來決定怎麼進行抽脂手術。

例如之前很熱門的雷射溶脂,理論上是比較適合用在潛層脂肪組織,但如果用在深層脂肪

或在表層溶掉了過多脂肪,皮膚組織會因為過高的熱能造成皮膚傷害,會出現像是疤痕般

的沾粘,導致皮膚表面凹凸不平與變硬,出現難看的橘皮組織。


  
 圖說:抽脂過多造成的皺褶與凹凸不平,需要回填脂肪

張大力醫師以他自己的經驗舉例,他在做抽脂手術時,會邊抽邊用手捏捏抽過的部分

是否平順或有過多脂肪,再將脂肪平均化,這樣就可避免術後出現凹凸不平的問題。

如果是處理已經抽過脂且有皮膚表面不平的問題患者,他則會先注射一些脂肪進去補充,

再用平均化的方式將脂肪重新分散,這樣就可以解決術後凹凸不平的問題。

「所以醫師依定要秉持著專業知識,依照每位客人個人不同條件,向他們分析抽脂後

的效果與安全評估,絕對不能為了抽脂而抽脂。」

 


時間短、部位少 風險愈低

整形外科學會近年來已經提出兩個比較確定的抽脂手術安全條件,包括每次抽脂手術

不超過兩小時、每次不得抽出超過3000Ccc脂肪,這樣才能比較保障受術者安全。

約在十多年前醫界的抽脂手術觀念尚未成熟,

當時出現許多抽脂手術意外事件,後來探究其原因,是因為抽脂手術時間過久、

抽脂部位過多等因素所導致,所以現在醫師都會告知民眾抽脂手術安全準則

「時間愈短愈好、部位愈少愈好。」


 


三個抽脂的正確觀念

※抽脂手術絕對不是抽愈多愈好

抽脂手術每次的安全量在3000cc內為佳,抽脂過度容易讓脂肪微粒跑到血管中,

最後回流到肺部導致高致命的肺栓塞。抽取過多脂肪也容易造成凹凸不平的現象,

因此術前建議要由醫師先了解受術者的脂肪厚度,評估安全抽取量,才能安全地

獲得較佳的效果。



圖說:抽脂前測量脂肪厚度,專科醫生可判斷出應抽出多少脂肪


※儀器愈先進,抽脂效果不一定愈好


抽脂手術除了靠儀器外,最重要的還是醫師的專業度與熟練度,才是最能保障受術

者安全的關鍵因素。所以,受術者選儀器不如選位好醫師,能夠真正了解與判斷

自己身體的條件,以及最適合自己的抽脂方式。

※溶脂不一定比抽脂安全


溶脂屬於侵入性手術,利用熱能進到人體,雖然有機器控制熱能,但在無法從外面

看見的狀況下,皮膚組織會受到一些熱傷害,例如在皮膚表皮層出現疤痕組織,

表面上看起來會凹凸不平,這些疤痕組織變硬後,會讓將來再進行的抽脂手術增加難度。

*抽脂案例分享*





















(以上案例為東京風采所有,請勿轉載)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東京風采小編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